近日,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發布《中央企業中試驗證平臺對外開放服務目錄(2025)》,包含190個平臺的426個對外開放服務項目。其中,由金結公司自主打造的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鋼結構制作工程技術中試基地成功入選中央企業中試驗證平臺。
該基地憑借三大核心中試項目,為鋼結構行業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成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力量。“鋼結構制作工程技術中試基地”具備多項前沿且高效的核心功能,可提供鋼結構數字化設計建造全流程驗證,含國產軟件技術熟化、數字孿生裝焊驗證、BIM 智能建造平臺測試,及復雜構件制作技術與性能可靠性驗證。截至目前,該平臺已開展多個重大研發項目的可靠性測試,已經成功運用于多個地標性建筑,有效保障了科技成果的孵化、轉化、產業化,為鋼結構行業技術革新與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數字化創新與驗證領域,平臺圍繞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深化設計軟件技術熟化、智能模型驅動數字孿生裝焊聯合工作島和基于BIM的鋼結構智能建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可靠性驗證開展服務。國產深化設計軟件技術熟化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讓鋼結構設計擁有“中國芯”;數字孿生與BIM技術的可靠性驗證,將虛擬與現實深度融合,實現鋼結構建造從設計到施工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級,大幅提升建造效率與質量。
系統管理創新服務項目中,全生命周期系統管理平臺技術熟化及熱軋型鋼工業智能化生產工序管理系統可靠性驗證發揮關鍵作用。全生命周期系統管理平臺技術熟化,實現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交付的精細化管控;熱軋型鋼工業智能化生產工序管理系統可靠性驗證,則為生產流程裝上“智慧大腦”,優化生產工序,降低成本,保障產品質量穩定,全面提升鋼結構生產的管理效能。
在鋼結構制作技術攻堅板塊,高強度復雜截面鋼結構、空間扭曲異形鋼構件制作技術熟化,以及異形鋼結構穩定性能及直接分析法可靠性驗證,直擊行業“卡脖子”難題。無論是超高層地標建筑的復雜鋼框架,還是造型獨特的異形鋼結構場館,平臺都能提供從技術研發到工程落地的全鏈條解決方案,助力攻克復雜鋼結構工程建設中的技術難關。
此次入選,標志著中國二十二冶鋼結構中試基地將全面開放共享,構建 “央企引領、產學研用協同” 的創新生態。平臺整合行業資源,為中小企業、科研院所提供高效中試驗證服務,加速技術轉化。以此為契機,中國二十二冶將深化技術與模式創新:對接國家 “雙碳” 與國產化戰略,拓展綠色智能建造服務,助力鋼結構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中央企業中試驗證平臺對外開放服務目錄》是國務院國資委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中試試驗平臺建設部署要求的重要實踐。具有嚴格的評估標準與技術門檻。要求中試平臺聚焦國家戰略領域,有明確的產業化路徑和市場需求,能夠解決產業鏈中的關鍵問題。入選該目錄的平臺對外開放服務,能夠為更多科技成果提供中試驗證的機會,加速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